2024年充电行业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 2024-11-30 11:43:10来源:bobapp体育(中国)官方下载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 2024 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 517 亿元。在政策和补贴推动下,充电桩建设速度加快,车桩比维持在约 3:1,工信部规划到 2025 年车桩比实现 2:1,2030 年达到 1:1。
充电桩保有量增长显著,截至 2023 年 12 月,公桩保有量为 272.60 万台,同比增长 51%;私桩保有量为 587.00 万台,同比增长 69%。
充电桩运营以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和云快充为主。截止至 2023 年底,特来电占比 19%,星星充电占比 17%,云快充占比 16%,国家电网占比 7%。
近十年,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注册量基本逐年增加,2021 年全年注册量同比大幅度的增加 80.9% 至 6.4 万家,达近十年增速峰值。2022 年注册量同比增加 43.9% 至 9.2 万家,2023 年全年突破 10 万家,同比增加 42.7% 至 13.1 万家。截至 2024 年 8 月 19 日,我国已注册 8.9 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
市场空间大,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例为 2.38 辆对 1 桩,与目标有差距,且 32 个主要城市中充电桩资源分配不均,存在 “一桩难求” 与 “僵尸桩” 并存现象。
车主在公共充电设施中更倾向选择快充服务,目前我国 150 千瓦及以上功率的公共快充桩占比仅为 5%,亟需加速推进直流快速充电桩网络发展,并提升单个充电桩输出功率。
消费者对超快速充电服务需求高,近半用户愿为超充服务支付额外 5%-10% 费用,多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和促进超级充电站建设,超级充电补能服务将得到普遍应用和快速发展。
高压快充是必然趋势:多家主流汽车制造商推出基于 800v 及以上高压平台的车型,预计到 2026 年,市场上超半数新车销量将来自这类高压车型,为充电桩向更高功率等级演进提供适配环境,充电桩技术正逐步向 480kw 以上大功率布局发展,有望加速推进至超级快充阶段。
智能柔性充电堆渗透率有望提升:在高压快充技术背景下,充电堆通过集成充电模块和利用功率切换装置,能依照需求动态分配功率输出,实现对充电设备及配电设施集中管控,支持多辆电动车同时高效充电,具有提升整体充电效率、保障电力网络稳定性、优化充电设施布局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充电设备领域主流配置。
液冷成为解决大功率散热的核心技术:液冷充电桩的核心差异在于采用液冷充电模块技术和配备液冷功能的充电枪线,相比风冷式充电桩,液冷充电枪散热性能更好,更轻便便捷,液冷模块在散热效果、可靠性、防护性、安全性及噪音控制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同时具有更低的整体常规使用的寿命成本。随着高压快充技术发展,预计未来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模块生产规模将大幅度增长,全液冷充电站建设也将迎来快速地发展期。
SiC 成为高功率充电桩追求性能的必需:碳化硅相较于传统硅材料,在提升功率密度、减少能量损耗、增强抗辐射能力和通过高热导率优化散热等方面表现卓越,面对高压快充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采用碳化硅器件能有效应对充电桩设备对更高耐压性、更优耐高温性和更高安全标准新型器件的迫切需求。在中国充电桩市场中,碳化硅技术应用处于起步阶段,2021 年其在充电桩市场的渗透率仅为 17%,但随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预计到 2025 年,碳化硅在充电桩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将有望提升至 35%。
增配储能或将为缓解高压快充下电网压力的解法: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配电网原有早晚高峰负荷叠加,出现双峰负荷现象,大功率充电桩使用使负荷峰值加剧、峰谷差增大,对充电站变压器容量设计和配电网负载承载提出更加高的要求。储能技术能有效缓解电动汽车充电站带来的负荷波动问题,通过平滑充电负荷曲线、优化配变容量,解决挑战且成本相对较低廉,未来在充电站中配置储能设施有几率会成为趋势,且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降低,配备储能系统的成本也随之减少,将促进储能设施与充电站相结合的项目加速落地实施。
多家充电桩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增公告,如特锐德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90% 至 120%。
部分企业如道通科技,2024 年上半年聚焦汽车新能源化发展的新趋势,加大新能源业务研发投入,数字能源业务(产品有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等)实现营业收入 3.78 亿元,同比增长 92.37%,其境外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 95.39%,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30.93% 和 39.04%,主要由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等产品收入推动营收快速上涨。
充电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多受益于积极 “出海”,例如较早布局充电桩海外市场的盛弘股份,多项产品已获得欧盟 ce、英国 ukca、新加坡 tr25 等多个地区的安全标准认证并已进入海外市场,其 2024 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业务实现出售的收益 5.56 亿元,同比增长 44.83%。